盆腔炎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诗歌龙小龙民间记事组诗封面新闻 [复制链接]

1#

文/龙小龙

赶场

肩挑。背磨。熟悉的愚公们搬运着大山。没等到稔熟的山峰矮下去他们的脊背却矮下去了

从酉溪镇到秦溪桥三十里路从香炉山到石龙庙,再也不用走好几天了。愁肠百结的山路被水泥硬化。每一双穿着拖鞋、布鞋或者皮鞋的脚从未改变星夜兼程的本质青黛而肃穆的夜,像一头老水牛被一路牵着,与炊烟拉成了月光的底蕴。如今道路变得平直舒坦难以填平的沟壑都被缩写在他们的额头上

我喜欢跟在乡亲后面去赶场一年四季在此岸与彼岸之间辗转轮回我喜欢听他们偶尔跌落在地面的几声咳嗽。喜欢听那种干脆的碎裂感最让人难忘的是他们身上浓重的汗味以及吱吱呀呀的菜篮子还有,偶尔从竹篾背篼走漏的风声

打糍粑

身子洁白的糯米经不住一番蒸煮不到半晌就服软了。在石臼前挥锤的两个人像是在演对台戏你砸一下我砸一下高高的冰山就轰然塌陷了

那时候我希望中秋来得越早越好母亲可以亲手制造出又大又白的月饼她不紧不慢地拿捏黏糊的糍粑母亲是天下最美的女人,她的眼睛里融化着神的光辉

先要祭拜月神然后和串门来的亲戚一起仰望天空读书的哥哥没有回来南下打工的姐姐也没有回来许多想念都弥漫着泥土和稻草的味道

月光落在房前的冬水田冬水田明明被父亲翻耕过那些谷桩却依然抽出一丛崭新的稻穗如果它们不是恨季节太浅太短为何急迫地重复宣示一粒谷子的来源

坐歌堂

画眉鸟和百灵鸟会嫉妒他们天生信手拈来就可吟唱的能力和智慧点歌台和播放器会嫉妒他们天上飞的,地面跑的,包罗万象

没有背景音乐的谣曲民调才是人间最生态的、非物质的语言艺术乡亲们都听得懂的方言才是他们在烟火中耕耘发表的诗篇

我相信婶子们是真的在哭嫁口口声声说着娘亲十月怀胎的辛苦我更相信老奶奶对小孙女的千叮万嘱发自肺腑她深陷的眼窝里蓄满了眼泪

今晚,以一朵花将要离开树为主题举行一次五味杂陈的文艺饯行开始一场特殊的围炉夜话哭吧,笑吧,放肆地调侃媒婆吧明天一早,姑娘就要像蒲公英一般随风远行了

今夜,惟有用最纯粹的歌声才能将静寂的夜花园妆成盛大的殿堂。惟有坐歌堂才能赋予孩子们一生的幸运和平安

掌鸠河

名山大川的词典里没有你的名字你存在于小小的地方志存在于乡民的心中你日夜不息地奔跑或飞翔却一辈子也没有走出一座简朴得只剩下瓦片和木头的村落

河水丰盈的季节系着半截蓝花花围裙的村姑就会挑着木桶来取水回去给鸡鸭拌饲料煮一锅野菜倒在猪的食槽里那时候,炊烟像奶白的纱巾含情掩面有一种清香,从村西传到村东

说是上游的大山峰顶积雪越来越少了有时,半拉子水位都难保住眼睁睁看着坡上庄稼越来越稀松凋落你沉默了,与抽叶子烟的老农坐成一尊*昏的雕塑

你把自己拧成一根绳扎根,深植,抵达泥土最深处你说,当一个人喜欢回忆就开始老了你说一个人的铭心刻骨之处,莫过于童年,那些恍如昨日的忧伤与欢乐

赶赴农家乐

终于。卸下了尘世的喧嚣面对流水的镜子,我将面容整理了三遍这些年来,忙于东奔西走,我们满脸都是疲乏和沧桑

我起了一个大早像启明星提着灯笼赶赴黎明像一片叶子匆匆褪下了旧棉袄赶赴桃花的汛期

我要去把玩一下久违的大风车再一次把锈蚀的镰刀磨成锋利的月亮更重要的是有个关于春天的小秘密我为主人保守了一个冬季

赶赴农家乐,不为一顿大鱼大肉有山水入诗,有诗佐酒有一帮不拘小节的文人骚客一棵苦苦菜也能咀嚼出千万种甜味来喝完酒后,秘密是什么也就忘了

寻访

繁忙的农事,随麦秸渐渐从山头消失绵延起伏的丘陵用一种*代替了另一种*静默中,我们以理性的成熟缅怀过去无论怎样变迁都忘不了跟皮肤一样的民族本色

陌生的门牌和面孔一晃而过火车从川北赶往川东差不多就一盏茶的时光,我感觉像乘坐在一条蚯蚓的脊背上舒适穿越重重秋天,抵达一方素昧平生却又无限亲切的土地

在车上,我构想了很多种聚会的方式我走出小站,立刻有异乡的清风吹落肩上的尘土涓涓流水在桥头吟诵田园诗歌拄着拐杖的*葛树连身边的野草都具有年代感

当我自报家门时有人突然紧紧捉住我的手,大声说好啊好啊,就为这一笔难写的龙字咱俩一定要好好干几杯大嗓门和粗重的双手那种热情和力度确实始料不及

农家乐

有山有水,有阴翳的竹木有葱郁的菜园子有丰富的绿色生态食材有说一口农谚的漂亮村姑总之,围绕一个农字做文章时尚新潮是一种美经典怀旧也是一种美

但有些形式和布局是永远不能改的比如,我喜欢在房梁上吊一串串玉米、大蒜或辣椒喜欢将蓑衣斗笠挂在竹篱笆墙上喜欢穿一条打满补丁的裤子行走在醒目的季节

我知道,有的形式主义已经成为不可放弃的习惯比如,筵席之前要先敬祖宗席间抢着给我盛满一碗红苕干饭你喜欢悄悄地在碗底下给我放一些*亮亮的、香喷喷的腊肉干

新鲜的土产,翻炒的往事,加上陈年的老酒,味道甘冽,直抵心扉我喜欢佯装酩酊大醉躺在木板床上倾听月上柳梢园子里传来含羞草悄悄开门和关门的声音

龙小龙,四川南充人,居乐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新时代诗歌高研班学员。作品见于《诗刊》《星星》《光明日报》《散文诗》《北方文学》等。著有诗集《诗意的行走》《自然的倾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