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网友私信说自家玉米苗70%都出了玉米丫子,是不是玉米品种有问题?基本上都是两侧出丫子,玉米植株矮缩不长,形似玉米粗缩病。他已经给拔除了几百株了。后来经过了解还真不是玉米种子的问题。
那么造成这种问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不是玉米种子的问题而是因为玉米虫害引起的营养过剩出现非正常的长玉米丫子问题。
正常的玉米长丫子是很常见的事,而因为害虫引发长丫子并且被农户认为是粗缩病的不在少数,而且有的农户已经把这种苗给拔除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严重降低玉米产量。
我们先分析一下这种因为虫害引发的不正常玉米长丫子是怎么造成的。
根据网友发来的照片可以分析出这种发丫子的玉米植株普遍都是被玉米粘虫危害过的,玉米粘虫以危害玉米3叶期左右的幼苗为主,特别是喜欢危害玉米心叶,会将玉米心叶咬成不规则缺刻,严重的会只剩下叶脉,玉米心叶被玉米粘虫危害后,玉米生长的顶端优势没有了,玉米植株吸收的大量养分得不到释放,就会横向发展导致玉米丫子生长,说白了就是营养过剩无处释放,只能通过长丫子来释放养分,最终导致网友所说的玉米大量不正常的长丫子,问题的根源还是玉米粘虫危害引起的,这种情况绝对不能拔除玉米苗,只要把粘虫控制好,后期玉米心叶长出后会恢复正常,有时间的话把丫子掰掉即可。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那么什么是玉米粘虫?其发育规律有哪些?又该如何科学防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是玉米粘虫?玉米粘虫危害特点是什么?
玉米粘虫是玉米的幼苗期主要虫害之一,其具有远距离迁飞和集中爆发为害特点,主要发生于小麦、玉米等禾谷类粮食作物及、豆类、菜等作物上,一年可发生三代,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为主。
玉米粘虫幼虫为害症状: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1~2龄幼虫取食叶片造成不规则的孔洞,3龄以上幼虫危害叶片后呈现不规则缺刻,暴食时,可吃光玉米叶片,一旦爆发会将玉米叶片吃光,只剩叶脉,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当一块田玉米被吃光,幼虫常成群列纵队迁到另一块田为害,,幼虫常成群列纵队迁到另一块田为害,故又名“行*虫”。一般地势低、玉米植株高矮不齐、杂草丛生的田块受害重。
玉米粘虫危害玉米的时期主要以3~5叶期的玉米幼苗心叶为主,今年夏玉米基本上都已经种下了,所以防治玉米粘虫的关键是要从苗期做起。每年的这个季节是玉米粘虫容易发生的季节。
所以预防玉米粘虫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主要是要防治及时,一旦粘虫爆发就很难防控,所以为了避免玉米粘虫危害,及时预防是关键。
防控玉米粘虫的关键:
1、在玉米粘虫的防治过程中,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尽量把玉米粘虫防治在三龄以前。现在正是夏玉米的出苗季节,同时主要是以幼虫危害为主。而此时是处在玉米粘虫二代的幼虫爆发时期,粘虫幼虫危害轻,抵抗力差,很容易防控,所以在这个时期提前做好预防是防控玉米粘虫危害的关键。
2、根据玉米粘虫的活动规律,建议农民朋友在进行用药时尽量在傍晚或者阴天进行,因为这个时间是粘虫出来活动的高峰期,这样可以提高灭虫效果。施药的时候重点是玉米的心叶和顶部叶片,同时也要注意喷施田间的杂草麦茬,以达到虫卵通杀的目的,减少田间虫源基数。
化学防控技术:
使用化学农药防控玉米粘虫危害是最简单有效的措施。对于处于玉米粘虫危害初期的地块,可以使用功夫乳油、高效氯氰菊灭幼脲等药剂复配起到虫卵通杀的目的。
对于玉米粘虫危害严重的地块,可用2.5%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倍+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倍均匀喷雾,可以迅速杀灭田间玉米粘虫,降低田间玉米危害。同时甲维盐高氯、氯虫苯甲酰胺、联苯菊酯、苏云金杆菌等也是不错的可以防止玉米粘虫危害。
玉米粘虫和玉米螟是同一种害虫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告诉农民朋友两者不是同一种害虫,但是都是以危害玉米叶片为主,区别在于玉米螟危害的叶片非常整齐呈“一”字形,而玉米粘虫危害的叶片呈不规则缺刻状,严重的只剩下叶脉,这是非常容易区分的,至于防治方法和玉米粘虫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玉米长丫子不一定就是品种问题,特别是出丫子比较多的地块,一定要及时到田间进行查看,做好提前预防措施,避免爆发了再去用药就很难有好的效果。同时对于因虫害引起的玉米出丫子,植株矮小千万不要拔除,及时做好粘虫防控后玉米会自然恢复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