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宝宝,白天表现正常,体检也不见异常,但一到了晚上却哭个不停的情况。爸爸妈妈说宝宝“闹别扭”,其实宝宝夜啼都是有原因的。倾听过儿推堂微课堂之八的家长们是否还记得榟宜老师讲解的要点?跟着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夜啼是什么?
夜啼是指一岁以内的婴儿经常在夜间啼哭吵闹,或夜间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但白天如常的一种病症。
引起夜啼因素较多:
1.微量元素缺乏
2.周围环境影响
3.患病:如感冒、鼻塞、中耳炎、肠胃炎,便秘等
4.惊吓
5.饥饿或过饱
6.尿意
7.昼夜颠倒
8.母乳影响
认识夜间饮食误区,是防治夜啼必要的认识
榟宜老师认为,1.饿了就吃(饮食无规律),影响孩子睡眠,引起积食;2.刻意控制孩子饮食,造成孩子长期摄食不足,这是两大夜间饮食误区。
如何合理安排孩子夜间饮食
1.晚餐足量(晚餐没有吃够足量的食物,是造成宝宝大量需求夜奶的直接原因)
2.提前喂奶(孩子困意来袭,无法足量吃奶)
3.讲睡前奶量分为两次喂养,每次是之前奶量的1/2多,第二次喂奶以奶瓶有剩为宜。
(既不会造成积食,也可保证孩子夜间奶量适宜,以保证孩子充足睡眠)
小结
引起小儿夜啼的原因较多,家长可根据今天讲述的方法合理安排孩子夜间饮食,保证孩子充足睡眠。
如有啼哭时间较长,持续天数较多,采用家庭护理未能缓解的情况,需要及时咨询专业医师进行解决。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