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陕西夏玉米高产种植新技术 [复制链接]

1#

随着养殖业的健全,对于玉米的需求越来越高,大面积种植玉米就成了不少人投资的目标,玉米做为饲料的原料,一般分为两种,分别是青贮和籽粒两种,所以我们对玉米种子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我们在选择夏玉米品种时,应综合考虑自己的销售方向、上茬和下茬作物、当地地力、光温条件、产量要求、耕作习惯、管理水平、灌溉条件等因素。

一、种植面积、目的不同,选种不同

小面积高产攻关田

为挖掘当地高产潜力,可采用登海、青农11等。

大面积示范田

可采用耐密、抗倒、高产、稳产品种:郑单、青农11、登海等。

普通农田

选择种植耐密植、抗倒伏、适合机械化、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品种:郑单、青农11、登海、天泰33号、宇玉30、济玉、农星、华良78、华盛、迪卡、鲁单、连胜、邦玉等。

青贮玉米

可种植生物产量高品种:饲玉2号、登海、德单5号等。

鲜食玉米

可种植口感、色彩、卖相好品种:青农、西星五彩鲜糯、济糯33等。

籽粒机收

种植生育期适中、籽粒脱水快、穗位适中、抗倒性强品种:鲁单、宇玉30、迪卡、鑫瑞25、金来、京农科等。

二、常用夏玉米品种推荐

1、郑单

郑单是堵纯信教授育成的高产、稳产、多抗玉米品种。年先后通过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和国家审定,并被农业部定为重点推广品种。、两年全国夏玉米区试均居位,比对照品种增产28.9%、15.5%。年区试山东试点平均亩产达公斤,比对品照种增产36.7%;高者达公斤。截止目前,“郑单”是我国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全国已累计推广接近5亿亩。

2、先玉

先玉是国家年审定的普通玉米品种,平均公顷产量.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1.3%;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0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4.7%。近三年,全国推广面积达1.1亿亩。适于北京、天津、辽宁、吉林、河北北部、山西、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还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安徽、山西运城夏播种植。

3、浚单20

浚单20系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平均亩产.5公斤,比对照哲单20增产17.8%,2点全部增产,增产幅度16.3~19.4%,比对照农大增产23.3%,增产幅度22.2~24.4%。适宜密度为~株/亩。近三年全国推广面积万亩。适宜在河南、河北中南部、山东、陕西、江苏、安徽、山西运城夏玉米区种植。

4、京科

京科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年参加国家东华北玉米品种区域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增产10.5%。在一般大田条件下,也较郑单、先玉具有明显增产优势。在新疆、内蒙等地创造了多个亩产吨粮的大面积高产典型,并涌现出了大量“农户吨粮田”。近三年全国推广面积万亩。适宜在北京、天津、山西中晚熟区、内蒙古赤峰和通辽、辽宁中晚熟区(丹东除外)、吉林中晚熟区、陕西延安和河北承德、张家口、唐山地区春播种植。

5、登海

登海是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杂交种,~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0千克;内蒙古自治区区试表现:年中晚熟组预试6点次增产,平均亩产.2kg;年由国家玉米育种和栽培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对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高产田(8亩)进行了严格的实产验收,平均亩产.82公斤。近三年全国推广面积万亩。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中南部、安徽北部、山西运城地区夏播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适宜区域、陕西省、浙江省种植。

6、伟科

伟科是由郑州伟科作物育种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金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千克,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千克,~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9千克,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千克,~年参加西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千克,近三年全国推广面积万亩。适宜在吉林晚熟区、山西中晚熟区、内蒙古通辽和赤峰地区、陕西延安地区、天津市春播种植;河南、河北保定及以南地区、山东、陕西关中灌区、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播种植;甘肃、宁夏、新疆、陕西榆林、内蒙古西部春播种植。

三、水肥需求

1、需水量

紧凑型玉米亩产~公斤耗水量为~立方米,其产量与耗水量呈二次函数关系。高产水平后期阶段耗水量大、耗水强度高,抽雄后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一半;籽粒形成期耗水强度与开花期近似,平均日耗水分别为3.81和3.95立方米/亩,灌浆期日耗水仍较高,达到2.5立方米/亩左右。故高产栽培必须重视后期灌水。

2、施肥要求

综合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模式,按比例科学合理施肥。夏玉米直播田可施基肥,套种玉米可改施种肥。亩施精制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Kg,玉米专用肥40-50kg。施肥时做到种肥分开,避免烧种烧苗。有机肥可以在整地时施入。播时施用种肥一般增产5%~10%。增施钾肥和锌肥对玉米茎基腐病有显著抑制作用。苗期是玉米需磷的敏感时期,苗肥可在定苗期至拔节期亩施17-17-17复合肥15-20Kg。穗肥一般在大嗽叭口期重施氮肥,占总追施量的50%左右,每亩追施金玉良缘30~40kg。粒肥一般在抽雄至开花期亩施金玉良缘10~20kg,施后浇水;也可每亩用0.4%~0.5%磷酸二氢钾溶液75~kg均匀喷洒上部叶片,延长叶片功能期,可以提高玉米粒重。施肥时距植株10cm开沟10~15cm,沟深9~12cm施入,覆土盖严浇水。

四、管理要点

1、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良种是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的内在因素。随着超级玉米新品种的培育成功,良种的增产作用将更加明显。研究证明:在玉米产量增加的诸因素中,遗传占60%左右。生产中必须选用适应性广、抗病抗倒能力好、增产潜力大、生长势强的一代杂交种,如郑单、鲁单、农大等。种子质量必须达到国际二级以上,种子芽率应在95%以上。据试验,玉米一级种子(纯度98%)的纯度每下降1%,玉米的产量便会下降0.61%。另外,播前应晒种并精细挑选,剔除霉粒、虫咬粒等。

2、种子包衣技术种子包衣可以起到晒种和拌种两项作用,具有杀菌、杀虫、促进幼苗生长等多项功能,有利于全苗壮苗,增产作用明显。可选用玉丰收专用包衣剂包衣,用量50ml包种子5~7kg。

3、抢时早播技术夏玉米播种越早越好,抢时早播是夏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据试验:5月26日至7月6日前,每早播1天,每亩约增产1%。抢时早播还可以避开6月底7月初的多雨芽涝形成黄苗、紫苗和9月上旬的干旱天气。播深3~5cm,每穴2粒,亩用种量3kg左右。据调查,生育期相近的不同玉米品种混播,每亩能增产20~40kg。

4、合理密植技术

种植密度主要依据品种特性、地力条件、气候条件等而确定。夏玉米应在5片可见叶以前定苗,定苗过晚不仅容易拔断,而且根系、叶片相互影响较大,易造成苗荒,植株瘦弱,发育不良,还容易造成倒伏。密度过大,田间郁蔽,杂草较多,容易发生病害。留苗密度:郑单等密植型早中熟品种每亩~0株,鲁单、农大等大穗型品种每亩3~3株。

5、化学除草技术

杂草对玉米危害较大。调查表明:玉米地每0.1平方米有草8~10株,则会减产12.8%。化学除草要求严格选择除草剂种类,掌握最佳用药期,准确控制用量。玉米播后芽前每亩可用40%乙阿合剂ml,对水50kg均匀喷洒行间地表,或亩用50%乙草胺乳油~ml,或40%乙莠水~ml对水50kg喷雾地面。玉米苗长到30cm以上可亩用20%克无踪水剂~ml,对水30~50kg定向喷雾(注意不要喷到玉米苗上)进行灭草。

6、节水灌溉技术

为确保足墒播种,必须在麦收前15~20天浇足麦黄水,每亩适宜水量20~25立方米。试验证明:土壤含水量低于13%时不能出苗;14%以上开始出苗;17%~19%出苗最快,出苗率最高;超过19%容易导致缺氧烂苗,缺苗断垄。玉米苗期幼苗喜温,较耐干旱,怕涝,适当干旱有利于促根壮苗。苗期浇水次数可掌握在1~2次,忌大水浸灌,土壤相对含水量60%左右比较适宜,灌水量每亩60立方米左右,遇涝排水。穗期需水较多,必须重浇抽穗水,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5%~80%。在玉米拔节后(7月中下旬),每亩用铡碎的麦秸~kg覆盖在田间土表,既能增加降雨入渗,又可提高蓄水保墒能力,同时具有抑制杂草生长、破除土壤板结、培肥地力等优点。花粒期玉米对水分反应十分敏感,是需水临界期,此时玉米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50%左右,土壤水分要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直观上达到地皮见湿不见干,见干就浇水,特别是授粉后25天内不能缺水。8月中上旬是玉米散粉灌浆期,也是玉米植株对湿害反应较为敏感的阶段。据研究,这个时期的湿害田能导致玉米减产10%~15%,田间连续积水3~5天,能导致减产20%~40%。

7、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苗期主要防治地老虎、蚜虫、粘虫、蓟马、灰飞虱等虫害。可用2.5%敌杀死配成0.05%毒沙撒于苗行两侧,防治地下害虫如地老虎等;可用40%氧化乐果1倍液喷雾防治粘虫、蚜虫、蓟马、灰飞虱等。穗期防治玉米螟可在大嗽叭口期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1.5~2kg,加细沙5~6kg,或用50%辛硫磷乳油配制0.1%药量的毒土拌匀撒于玉米心叶内。粒期用40%氧化乐果1~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

防治苗枯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95%绿亨1号(恶霉灵)精品倍液。防治玉米粗缩病,可亩用1.5%植病灵Ⅱ号~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倍或50%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倍液喷雾。玉米锈病和褐斑病可在发病初期选用20%粉锈宁乳油每亩75~ml喷雾。

8、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技术

雄穗对冠层内的光照影响较大,故在刚抽雄时,可隔行去雄,或隔株去雄,去雄株数不超过全田株数的一半,受粉结束后再将余下的雄穗全部拔掉。试验表明,去雄后一般可使玉米增产6.83%~10.35%。去雄时不能把上部的叶片去掉,去掉顶部叶片则导致减产。

人工授粉最好在盛花末期、晴天9时至11时进行,应边采粉边授粉,可减少秃顶缺粒。

9、适期晚收技术

夏玉米适当晚收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玉米适宜收获期为完熟期,其生理标志是籽粒基部形成黑色层,乳线消失。如苞叶变白即收,往往会减产10%左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