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民俗(8)
一,耕作工具
步犁步犁由犁辕、犁柱、犁尾、犁头尖构成大架,犁头尖上套铸铁罐头,罐头上有一块犁铧靠在犁柱上,犁辕前面套缆绳、轭斗,用牛拉动犁耕地。人扶住犁尾,控制犁地的深度和犁沟的宽度,泥土翻起后顺着犁铧倒向一边。犁地时,大田块田需预先估算分厢宽度,俗称了场,小田块一般由中间往两边犁,地犁完自然形成一厢,大田则预先分厢,每厢田自然形成厢沟。犁好后还要沿田边耕数圈,称之为绞边。
犁留半眼旧时农户耕地都是用木犁。木匠制作木犁时,每张木犁上要凿10个眼,但有一个眼是不能凿穿的,俗称九个半眼,这半个眼是安装调犁桩的,它没有凿穿,只有半个眼。传说这是世代木匠为了尊重祖师爷鲁班而流传下来的习俗。留半个眼不凿穿,表示手艺达不到十分,没到顶,永远是鲁班的徒弟。
耙由两块2米长的木方(俗称耙方)和两块60厘米的横方(俗称耙当)组成,在耙方上朝下钉入15根10厘米左右的方形铁钉(俗称耙齿),耙齿在前后两块耙方上要错开,为前七后八,前耙方上系缆绳、轭头供牛拖拉,人站在两块耙方上,手牵后耙方上的绳子保持平衡,若耙齿缠上杂草,便提起耙方抖掉。耙田时先横耙,再直耙、斜耙,如此三遍,才能将土块耙碎,把田地耙平,便于播种。播种后还要用耙掩籽,此时人不能站在耙上,只能根据土壤的松软程度,在耙上方用一筐土压住。
轧磙用木料制作,形同耙,为长两米、宽70厘米的方形木框,中间有一根活动轴,轴上穿有若干木齿,轴的两头套在木框的两块短方上,木框的前长边上系缆绳,缆绳上系有轭头(用于架在牛脖子上),后耙方上系有一根保持平衡的绳子,由牛拉着前行,人则站在轧磙的两块长边上,手牵后耙方上的绳子保持平衡。轧磙主要用于水田耕作,水田翻耕后,有部分绿肥露在水面上,不易泡水腐烂,用轧磙轧过后,水田更加平整,露在水面的绿肥就被轧进泥土中,便于沤烂。
耖耖用杂木制作,约2米长,下方有齿,如木梳,上方有一米高的扶把,耖两边系缆绳、轭头,用牛拉着前行,用于水田平整,将泥土整活。
掩塍板子分为“两人板”和“一人板”。“两人板”为一块长50厘米、高15厘米的木板,上接一根80厘米的木柄,木板的两边有铁环,环上系绳子,由2人操作,一人在田中扶掩塍板子,一人在田埂上拉绳子,将泥巴敷于田埂边。“一人板”比“两人板”小一号,不用人拉。做掩塍主要是修复破损的田埂,堵塞田埂漏洞。
打田磙长约2米,直径约20厘米的圆柱形石磙,两头有洞,洞里装有活动木轴,木轴固定在两头个木板上(俗称磙琵琶),专用于冬季麦田碾压(将麦田土疙瘩碾碎,压倒麦苗防霜冻、防疯长)。用牛拖着打田磙前行,把麦苗压倒为止。
制钵器用铁制成,是专门用于棉花营养钵制作的工具,前端为一圆形铁筒,内空,直径约7厘米,高约15厘米,筒内套一块圆形活塞,活塞中间有突出点。铁筒两边焊接两根1米长的钢筋,上部安有木柄。制钵时手持制钵器在抹平的营养土上面扎下,让营养土进入铁筒中,再用脚踩下活塞,压实营养土,再用脚把营养钵蹬出,做好的营养钵上部形成一个圆形小坑,将选好的棉种浇水,加草木灰拌和,使棉籽体积变小,并充分湿润,便于发芽。然后将棉籽种在营养钵上部小坑中,并用细土掩盖。
挖锄用铁块打制而成,上约30厘米,下方为锄锋,上方有半圆形洞,洞内穿一根1米5长的木把,木把与锄接合部有一块木楔和一块铁制码口固定。挖锄多用于挖板结的泥土,使用时将挖锄举过头顶,用力挖下,把土挖松。挖锄有大有小,重量不一,使用时根据土地的板结程度选用。
薅锄俗称锄头,专用于锄草和松土。锄头是一块边长10厘米左右的方形铁块,上连一根?形的锄头颈子,锄头颈子下端是锄头片,上端套一根1.5米长的竹杆为锄把,双手握锄把向内拉动锄草,松土。
二,灌溉工具
戽水桶用篾制或木制,桶形,上下相对作四耳,系绳四根,两根系在桶口,两根系在桶尾,绳子的另一头各系一根10厘米左右的木棍,以免提水时绳子勒手。提水时两人在水边相对而立,两人双手各提一根绳子,控制水桶舀水倒水,弓腰取水,挺胸倒水,配合默契。
龙骨水车由水槽、车梁、车架几部分组成,全部用木料制作,车梁两头有铁箍,两边车架上各有一块铁瓦,车头铁箍搁在铁瓦上,水槽中有一条活动的龙骨形木板(俗称瓦子),绕在水槽两头的车梁上,车梁中间的木齿带动龙骨转动。上有四组踩子,人踩动拐子,车梁转动。架子上有一横杆(俗称躺杠),车水时由两人或四人操作,手扶在躺杠上,脚踩踩子,木轴转动,带动瓦子在水中提水,通过水槽流到岸边的田中。车水时要在水车的大轴上挂一卷索线,线索旁挂面小锣,用于计时计量,当索线随着大轴转动,将线索卷完时小锣敲响,为一个提水单位,俗称一线水。
水井吊杆井旁一般要设立吊杆,吊杆为两根圆木组成,一根立于地上,一根用铁环吊于立柱之上,吊杆的一头绑上石头作为配重,另一头系绳吊桶打水。
三,收获工具
镰刀谷麦收割两用,又称平口镰刀,为一块长约30厘米的月牙形铁片,弯内为刀刃,右侧向上翘起卷成筒状,筒内嵌入一根30厘米长的木柄,手握木柄收割。平口镰刀则需要经常磨,一般收割时会备多把轮换使用。
伐镰子形同镰刀,刀口有齿,亦称齿镰,即刀口处被做成锯齿状,俗称伐镰子。伐镰子割谷轻便,不用反复磨石,省工省时。
扁担为长约1.5米,宽约16厘米,上下为弧形,两头稍薄,一头钉有两颗竹签或铁钉,便于挑东西时挂住绳索,俗称扁担码子。扁担一般选择弹性好的杂木制作,挑起重物时可上下颤动,减轻劳动程度。
钎担专门用于挑稻谷、麦子、茅草等物,是将扁担的两头包上铁皮尖锥,挑稻麦时直接将锥插入草捆中。
粪筐主要是装杂草、栏粪时用,用竹篾织成,筐的下方为30厘米左右的方形,上边为半圆形筐沿,前方留口,左、右、后方深约20厘米。取将2米右右的竹杆,剖开一半,中间用火烤后绞在一起,弯下来形成三支系,固定在筐沿上。挑土、石也用这种竹筐,只是筐系缩短成40厘米高,俗称箢子。
四,脱粒工具
板仓为木板梯形盒状,上宽下窄,四边形,口面边长约1.5米,深1米左右。脱粒时将放露后稻谷收拢来,分束拿到板仓中摔打,谷粒落入仓中。
杨杈长约1.5米,取自然生长而成的树杈,根部一米作柄,树杈部约50厘米,用火将杈部烤成均匀的弧形。翻杈时手握柄部,用杈部翻动稻(麦)草,将谷(麦)粒抖到草下。
石磙石磙有两种,一种为散磙,一种是条磙,约一米长,圆柱形,一头大一头小,小头直径约30厘米,大头约50厘米,两头有木轴,木轴上各套一块厚木板,俗称磙皮把,上连轭头缆绳,用牛拖拉前行。散磙是将条磙改成3至4个独立的磙,中间凿出孔,用木轴穿在一起,磙轴两头套磙皮把,轭头缆绳。散磙碾压转动灵活,能省牛力,碾压效果更加均匀。
梿枷用楠竹片制成,楠竹片约3厘米宽、60厘米长,厚度2厘米左右,用牛皮绳编成一块宽25厘米的长方形块面,一头斗有木榫,用长约1.5米,直径4厘米左右的竹杆,一头烤制成环形,套住木榫。打麦时手握竹杆上下运动,木榫转动,楠竹片随惯性运动打在麦梢上进行脱粒。豆类、粟谷等农作物脱粒也用梿枷。
五,晾晒工具
卷帘卷帘是用薄篾片织成,宽约2米,长6~8米,用时展开,不用时卷起来。主要用于整理干净的稻谷、芝麻、黄豆等晾晒。
帘子用细芦苇杆编成,将2米左右的芦苇杆用麻线穿在一起,便于展开和卷起。主要用于棉花晾晒,晒棉花时要在帘子下面放上两根木料或竹杆,再用木凳或砖头抬高,便于通风。
团窝俗称大簸箕,是一种用竹篾制作,直径3.8尺,深6寸8分的圆形器具,分衣子和囊子两层。内层衣子用竹篾2分按八方经纬制成,外层囊子也是用5分竹片(去节不去簧)按八方经纬制作。衣子制作工艺十分考究,达到不漏水和粉尘为精品,旧时人们专用来盛装米面等食物。米商用来装盛各类粮食供人选购。
晒簸俗称小簸箕或面簸,制作工艺如团窝,只是篾和尺寸稍小,直径90厘米左右(2尺8寸),高度6厘米左右。主要用于晾晒物品和盛装米面的工具。
六,仓储工具
仓柜高约2米,长2至3米,中间有隔板,可贮存不同粮食。仓柜正面有活动仓门,柜脚离地约30厘米,一为隔潮,同时也便于取粮时将取粮工具放在活动仓门下取粮食。
趸仓用宽约30厘米的木板做成的活动框架,根据粮食的多少增加或减少。趸仓的下面一层较高,与仓底固定在一起,正面有活动仓门。一层装满,再趸上一层,最后加盖。
黄桶用木板箍成的椭圆形柱体仓,木板用竹销相连,外面用竹篾打3至4圈箍。体积大小不等,大的高约2米,直径1米多,小的高约1.5米,直径略小。黄桶的下方有桶架,正面有活动仓门。
牛屎屯是用细树枝或葛藤、竹子编成的桶状贮物仓,大小和黄桶差不多。仓子编成后内外要用塘泥和牛粪糊严实,既可以增加仓子的硬度,又可以防止虫害和老鼠。
土仓用土砖或青砖垒成,里外用泥巴糊平,仓底为木板,离地面约30厘米,上部加木板盖,正面也做有活动的木仓门,便于取粮。
围席用簿篾片编织而成,宽约30厘米,长度不限,不用时可卷成一卷,贮粮时展开,一圈一圈往上圈成仓形。围席因不密封,只在收获粮食时作临时仓贮之用。
七,粮食加工工具
碓窝子由碓窝和碓槌组成,采用较坚固的石材制成。碓窝为上大下小六面体,上部边长50厘米左右,下部边长30厘米左右,高约50厘米,在上部凿圆形坑,上大下小,深约30厘米。碓槌为长约30厘米、直径约10厘米的圆形石头,一头呈圆锥形。
用碓窝子加工粮食时,通常人们要先将粮食喷洒冷水,让粮食充分湿透后,投入碓窝内用槌不停的杵打。边杵打边用手抄动粮食,随着粮食外壳逐步分离,须将粮食舀出,用簸箕或自然风将壳皮吹净,再次放入碓杵打。反复2—3次直至粮食的外壳完全被除净,再取出用风斗、簸箕、筛子等工具整理干净。碓窝子只是用来加工高粱、大小麦、粟谷等少量的粮食,要加工大量的粮食就要采用其他工具了。
砻方言称罍子,是一种用来加工稻谷的工具,它是由木、竹制成的圆形器具,分为上下两层,形同石磨。先用木材做成框架,再嵌入楠竹片排列成齿状,竹片之间填充黄泥巴起固定作用。下砻安装在用木材制作的三角支架上。在砻的上层用较坚固的木料做砻首,砻首上有园洞,洞内插入专用的磨担子,磨担子另一头用绳子吊起,人推动磨担子,上层砻旋转,与下层砻摩擦,将稻谷的壳去掉,再用风斗、筛子整筛,加工成净米。
碾子由碾盘、立轴、碾磙、磙琵琶、碾杠等组成,碾盘用青石凿成,直径2.04米,深11.4厘米,碾盘由外向内凸起,碾盘内分八方,每方凿16条齿,共齿。碾盘下垫有石墩,离地面约70厘米。碾盘中心位置有边长11.4厘米琶。磙琵琶套住碾磙。碾磙长约80厘米,直径约80厘米,圆周外凿有条形齿纹,磙琵琶一条边框套在滚轴上,另一条边框套一根木杠(俗称碾杠),碾杠上套牲畜(牛、驴),牲畜的鼻绳以固定的长度固定在碾磙上,蒙住牲畜的眼睛,使之沿着碾盘行走,带动碾磙旋转碾压粮食。人跟在牲畜后面抄动碾盘内的粮食,并把碾盘外部的粮食扫向碾磙位置,使之碾压均匀。
碾是旧时加工粮食的主要工具之一。每次可加工公斤左右。加工时先将要加工的粮食用水喷湿,以免粮食因太干燥而被碾碎,外壳(皮)被水浸湿,使其能较快地落掉。粮食上碾后,皮壳被碾下约三分之一时就需除糠(舀出粮食用风斗、筛子筛整)。经过二至三遍碾压、除糠即可获得干净粮食。
手磨子俗称小磨。由青石料制成,分上下两层,直径约40厘米(1尺2寸8分),厚约10厘米,下磨中央凿有圆孔,用质硬耐磨的杂木做成磨心,上磨中央有对应孔,孔内装有用铁制作圆环,上磨和下磨合拢时,上磨的对应环刚好套住下磨木桩,能灵活转动,两磨相合的一面都凿有条状磨齿,磨齿分八方呈人字形向磨心聚集。磨子安装在木制的磨架上,用人工转动上磨,加工粗粮、面粉、面浆等。上磨凿有进料口,以控制进料的数量来控制面粉的粗细。在上磨的侧方凿有方孔用来安装磨首,磨首内套磨担子。磨担子用杂木制做,长约1.5米,一端是50厘米的横把,另一端与横把呈垂直方向按装30厘米长的圆木,圆木顶端勒细,以便插入磨首灵活转动。加工时推拉磨担子,上盘转动,与下磨摩擦将粮食磨碎。
腰磨形同手磨,只是尺寸比手磨大,直径约85厘米(2尺8分)。所不同是进料孔稍大,有二个孔。在上磨盘两侧各凿一圆孔,方便安装磨杠,磨杠上装上套索用来套牛或驴。腰磨架比手磨架高,以便在磨下安放盛面粉或面浆的盆子。盛面粉的容器为团窝,接面浆为腰盆。在磨米浆时,在磨坊的横梁上用绳索套一盛水的桶,将桶底部凿一出水孔,正对进料孔,使水和粮食按所需比例进入料孔。
筛子筛子分大筛、二筛、面筛、罗筛、吊筛几种。吊筛、大筛、二筛主要是用于粮食除杂,面筛、罗筛用于筛面粉。除罗筛外,均为用竹子制作而成的圆形器具。用2毫米宽的篾片织成筛衣,筛孔的密度按大筛、二筛、面筛依次缩小,大筛方孔能漏过稻米,二筛次之,面筛方孔比粟米小。
风斗高约1.5米,长约1.8米,宽约40厘米,外部用木方作支架,支架内用薄木板制作风鼓,风鼓前端与出风通道相连,风斗上部是进料斗,进料斗下方有控制开关以调节进料。出风通道下方有前后两个出料口。在风鼓内装有六面体木轴,木轴上装有6块长约1尺左右的木板(俗称风斗叶子),风鼓木轴一侧用钢筋(一般是铁匠专制的)Z型柄,操作时右手转动手柄,左手控制进料开关,干净的粮食流入人站立的一侧的箩筐内,对侧流出含有部分杂质的粮食,较轻的草渣等杂物从通风道口排出。含有部分杂质的粮食经再次倒进料斗,逐步整干净。
旧时人们对这些生活加工工具非常看重,爱护有加。岁末除夕有给这些工具披红(贴上喜联)的习俗,风斗上常贴:吹糠见米,石碾上常贴石大将军,粮仓上贴陈仓满屯、黄金万两。制作工具的尺寸尾数喜带个8字,与发谐音,寄托人们发家致富的愿望。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进步,生产工具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生产工具正在逐渐退隐。与传统劳动方式共存的各类劳动号子也随之消失,打场时的赶磙歌、打梿枷号子,城郊种蔬菜时的扯水号子,加工油料时的打榨号子,人工筑坝修堤时的打硪号子都已很难听到。
(《中国民俗志湖北当阳卷》总纂:王友兵,撰稿:文光福、王大森、吴闲清、贺大霖、牛军、曹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