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4日,河南许昌禹州市鸠山镇魏井村,在海拔六百多米的高山农田里,今年78岁的刘石头扛着一架木耧,准备给女儿家耩麦。今年秋季的雨水有些偏多,趁着地里刚能下脚,刘大爷就赶着他的骡子套上车,来给女儿帮忙,毕竟耩麦是农家一年中最重要的农活之一。
刘大爷和女儿家同属一个自然村,相距只有三里地,他们这个地方的田地都是山地,大型机械施展不开,所以至今仍保持着最传统的耕作方式。俗话说:“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现在寒露已过,霜降未到,站在村子的山坡上望去,看到不少正在耩麦的人家。
在要耩麦的地块上,刘大爷和女儿正在把耧往骡子的身上套,说到刘大爷手里这架耧,如今也算是稀罕物件,很多地方也就是在博物馆里才能见到。据说这种木耧发明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虽然刘大爷对耧的历史并不了解,但他已经给这种农具打了一辈子交道了。
刘大爷的耧是个稀罕物件,他养的这头骡子也是不简单,骡子像驴又像马,集合了驴和马的优点,力气大、耐力强,能用二三十年。刘大爷家的这头骡子养了十多年,正是干活的时候,平时不但能做农活,闲的时候还能骑着它赶集。
结合前面那张图,我们可以看到耧的全貌,两根耧杆像车辕,夹在骡子的背上,刘大爷正在往里倒麦种的叫“耧斗”,耧斗下面与三条耧腿相通,耧腿和耧脚是中空的,耧脚上套着铁犁铧。在耧斗下部和耧腿的接口处,还装有“耧舌”来控制种子的流量。耧斗后面的横木是用来摇耧的耧把。
今天刘大爷耩的这块地有二亩,每亩地要撒一百三十块钱的化肥,然后种二十五斤左右的麦种。由于这里的土地比较贫瘠,再加上没法灌溉,所以一般亩产量只有四五百斤,如果换算成钱当然不划算,但是乡亲们还是觉得种粮食心里踏实。
耧可以用人拽,也可以用牲口拉,这两种方式在过去的河南农村都出现过。如今四十岁左右的河南农村人,大概都拉绳子拽过耧,并且那时候为了及时种麦,学校还放的有秋忙假,不过如今在平原地区这些景象早都已经不存在了。
这是刘大爷拉的马车,车上还插着赶骡子用的鞭子。虽然今年他已经78岁高龄了,但每到种麦的季节,刘大爷总会赶着车去给亲戚们耩麦,年轻的时候一天能耩十来亩,现在动作没有那么麻利了,不过耩六七亩地还是没有问题的。
刘大爷的闺女在前面牵骡子,刘大爷在后面摇耧,摇耧耩麦是个技术活,没有三五年不好娴熟掌握。“摇耧人要有‘三只眼’,一看背陇,注意间距的宽窄;二看仓眼,观察麦种流的快慢;三看牲口,不止于走偏。”刘大爷说到。
在刘大爷的手里,还攥着一根木棍,这根木棍有两个作用,最重要的作用是用来堵“仓眼儿”,在不需要种子往外流的时候卡在仓眼里。另外当土地墒好的时候,泥土容易粘在耧脚的犁铧上,等耩麦到地头的时候可以拿棍子敲掉泥土。
耩了有几垄地,刘大爷感觉身子热了,顺手脱去外套,并点上了一只纸烟休息一会儿。“耩麦摇耧,这一趟儿下来,开头儿和到头儿得掌握好,开头儿紧三摇,到头儿慢三摇,不紧不慢当中摇。”刘大爷说到。
像刘大爷村庄的土地,说实在种什么都不太好办,毕竟没有灌溉条件,如果架设灌溉设备,恐怕成本会高的吓人。虽然种地不宜,收益更是了了,可他们一直坚持了下来,没有让土地荒芜,自己也有了吃的粮食,有剩余的时候还能卖一些。摄影记录
张根栋(图文乡土河南原创,剽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