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驻村五年带领村民创品牌提收入这样的第一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4日讯“李书记回来啦!”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村口,在大树下纳凉的几位大娘很是激动。

“李书记”是李斌,80后,是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派驻菏泽鄄城县阎什镇杨庄村第一书记。驻村5年以来,他始终同广大村民一起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所帮包村先后荣获“菏泽市先进党组织”,菏泽市委组织部授予“基层党建红色品牌”、“头雁工程”创建工作示范点。李斌和村民一起见证了村里巨大发展变化,也坚定了他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决心。

年1月,初到村里的李斌在村里走访一圈后心里暗暗打鼓,这样一个人口老龄化严重、且环境相对闭塞的村落,不少贫困户还是难啃的“硬骨头”。

村里有位有一位特殊的老人叫冯金贞,罹患先天性小眼球疾病的他双目失明,行动不便,连开门也是靠熟记床到屋门间的步数。无儿无女没任何生活来源,且年龄大了之后就更加没有了劳动能力,在村里的也属最难的那类群体。回想起来,李斌的心里依然很不是滋味。

“我跟冯大叔说,想吃什么用什么都和我说,别总是怕麻烦别人自己硬撑着。”也是从这天起,李斌在下班后经常带上吃的用的,去照顾冯金贞的生活,有时候收拾屋子,有时候打扫卫生。

几次来往的同时,李斌向冯金贞讲解党和政府给残疾人补贴政策,希望能通过“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扶毅力”为他制定一种适合他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帮扶计划。因为冯金贞的屋子正好在村主路上,是很多村民们来来往往的必经之路。李斌建议他在家里开个百货超市,足不出户就能有个谋生的活计。

“小李,我多少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开不开超市对我意义不大,我这个闷油瓶性格,哪里会有顾客来买东西啊。”

“冯大叔,万事开头难,你的顾虑我都知道,咱们村集体资助你元,我再给你填补元,超市的装修和布置咱们党委员会负责,你只要用心一定可以把超市经营好。”李斌劝冯金贞不要自怨自艾,鼓励他对自己未来可能实现的美好生活付出努力。

说干就干,在李斌帮扶的第二年,“老冯盲人超市”正式营业,虽然店里仅有方便面、矿泉水、肥皂、牙膏等少数的商品种类,但和村民之间浓浓的人情味儿和邻里情,让李斌心生感动。

如今老冯可以熟练够到每样货品的摆放位置,也开通网上支付的语音提示,每月超市收入大概有元上下,维持老冯自己的生活已没问题了,李斌也由衷感到高兴和欣慰,“对于我来说,这只是我帮扶工作中的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但对于这里的村民来说,这是改变人生走向和家庭命运的大事。”

要想脱贫,只帮助个别贫困户解决困难远远不够,发展产业才是振兴乡村发展的根本。当时,杨庄村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亩产纯收益才多元,产业发展十分落后。李斌结合所学的农业技术和村里实际情况,首先想到了开发土地发展果树经济。可在入户走访时,群众的支持率不高——杨庄村村民大多家底薄,家家户户都指望种植玉米谋生,发展果树经济一没技术二没经济基础,大家伙儿“等不起”更“不敢干”。

了解到群众难处,李斌调整思路,立足乡镇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主动调整传统种植结构,最终确定以种植“黑玉米”为切入点,带动农民增收。刚开始,没有人敢于尝试。经过多次上门做工作,村民王莉莉同意当作试点率先尝试。

说起这段经历,王莉莉有点不好意思:“李书记把自己买的种子、肥料等送到我家里,不用我花钱不说,还说种出来的黑玉米他来负责销路,赚了算我的,赔了算他的。人家都把事做到这个份上了,我还有啥理由不同意啊”

“当年试种了6个品种,有2个实现了大丰收,一亩地纯收入达到元,这一下子大家的积极性就提上来了,现在家家户户都抢着种,我还创作并申请注册了“鄄小嫚儿”商标,将村民的辛劳都转化成品牌价值。”李斌回忆起那段经历时说道。

在党支部领办成立的种植加工合作社带领下,李斌积极利用当地资源禀赋,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带动社员和村民开展连片种植,种植土地流转亩,发放种植订单亩,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农业品牌22个,完成注册农产品商标14项。创新做起了订单农业及回购模式,建起了“第一书记帮包村联合食品产业园”,统一加工模式,设计产品包装制定生产标准,增强了农产品附加值。

为了进一步打开黑玉米的销路,李斌主动向组织请缨,要求“再留一年”。李斌说:“扶贫工作刚有起色,如今疫情导致产品滞销,会严重打击村民种粮的积极性,我得想想办法,和村民一起打破困境。”

李斌在工作之余自学线上直播,组织了“牡丹乡情等你来、买粮助农笑开怀”等线上直播。并积极联系山东广播电视台开展乡村振兴助农活动。在李斌的努力下,村集体合作社净收入达余元。鄄城黑玉米项目延伸课题“山东省贫困县域农产品上行,电商平台搭建及发展模式探究-以鄄城县为例”于年9月荣获山东省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

如今走在杨庄村的地头上,看着昂扬的玉米杆一波波延伸向远方,村内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闲适,又有百花飘香稻麦熟的繁荣,让人感觉到新农村集体经济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实现乡村持久振兴的大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闪电新闻记者郎坤通讯员李可馨报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