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当谷物成为星球 [复制链接]

1#

文|欧阳

编|石灿

砂糖铺撒在黑青色的米饭上,米饭蒸腾的热气让糖粒化成液体,沁入饭粒间隙。这是《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以下简称《风味4》)记录的“乌米饭”制作流程的最后一步,在花青素的作用下,糯米变成黑色,再加上一层甜蜜,被端上人们的节日餐桌。

作为乌饭节的传统节日饮食,这种风味独特的米饭流行于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等地,每年农历四月,它与相关的庆典祈福一起构成了部分稻作地区独有的民俗活动,人们祈祷着充沛的雨水和光照,让收成得到保障。

“农耕民族的节日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在与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聊到“乌饭节”时,《风味4》制片人邓洁引用了片中的这一句旁白。人们总是在丰收之时,又或是气候环境不适宜于劳作时,一次次与谷物羁绊出密不可分的故事。

谷物,承载着最简单的快乐和最恳切的希望。

在上一季《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结束一年后,《风味人间》系列将人们的目光从洋流海浪引至稻田麦浪,开始讲述“谷物”的故事。截至目前,其豆瓣评分也达到了系列新高的9.3分,豆瓣网友用戏谑口吻评价:“碳水爱好者,饿死在这里。”

刺猬公社带着对内容与创作过程的诸多疑问,展开了与《风味4》监制朱乐贤、总导演陈磊以及制片人邓洁的对话。

《谷物星球》的诞生

开播前,出品方举办了一场媒体“谷东”看片会,《风味人间》系列总导演陈晓卿在会上分享了几点第四季的调整动作。有的观众觉得上一季的主题海鲜“太高档了”,而到了这一季,陈晓卿笑着说:“我们都不用做任何的努力,就能把观众的期待实现了。”

确实,谷物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那是最普遍的热量来源,随处可见、唾手可得。就像许多观众习惯在打开外卖后,点播《风味人间》用来下饭,到了这一季,大家看到什么,便能够吃到什么,“配合服用”难度降低了许多。

《风味4》的诞生要追溯到年播出的《风味人间》第一季,邓洁和陈磊分别是该季第二集和第四集的分集导演。邓洁在第二集《落地生根》里拍摄了一个跨越山海的小麦故事,为了找到食用小麦的古老祖先野生二粒小麦,他们去往伊朗进行拍摄,但到了那才发现,伊朗野外复杂的植物环境让他们难以鉴别,当时也无法找到专家指导,因此留下了一些遗憾。

所以在《风味人间1》播完,陈晓卿团队在寻找新的选题方向时,大家迅速达成共识,决定继续深挖谷物主题。

这一次,他们在以色列海法大学AssafDistelfeld教授的帮助下,远程沟通了当地团队进行拍摄,终于将戈兰高地上野生二粒小麦的故事呈现出来。

这个古老的品种还保留着野性,在干燥的环境里张扬着长而尖锐的麦芒,不远处是一辆废弃的生锈装甲车,仿佛已经在这陪伴了野生二粒小麦数千年。陈磊在豆瓣发布的创作手记里写道,“这片土地,过去大半个世纪一直战火不断,也让人感慨小麦不但伴随农业诞生至今,也看尽一万年来人类上演的爱恨情仇。”

为什么这一季的主题要取名为《谷物星球》?一颗小小的谷物,是怎样联系到星球的?

陈晓卿曾感慨,自己年轻时市面上流通着种类多样的谷物,但到了儿子这一辈,常见的谷物品种大幅减少,“我们十分希望能记录下这些人类农业文明渐行渐远的背影。”

邓洁回忆,四年前决定要做谷物的主题时,最初的设想便是国际化,希望聚焦于地球这颗星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与谷物共生的故事。他们在调研中了解了墨西哥的玉米、美洲早期的藜麦,以及大洋洲部分岛屿赖以生存的根茎作物,反复地证实着,“这颗星球变成今天的样子,可能不光是因为人类的创造,一定程度上是谷物和人类共同塑造的结果。”

或者说,这也是属于谷物的星球。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里说: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

不仅仅是谷物的星球,谷物自己也能成为星体。陈晓卿觉得,这就是古人说的“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内煮乾坤”,谷物的颗粒再小,也能看到博大的世界,甚至从视觉上,通过显微镜将颗粒放得越大就越像银河系。

我们可以从海报和宣传片里看到,谷物堆叠出了丘壑,有时也自成一座山峰。当一颗种子炸裂迸发开来,四散成碎片时,如同一次绚丽的天体爆炸。

不一般的美食纪录片

这些被放大的谷物,就是《风味4》的新尝试:谷物肖像。我们能以一种十分奇妙的角度“瞻仰”谷物,微小的种子仿佛成了飘在空中的一艘飞船。

这种肖像画的制作,需要微观团队将非常小的谷物籽粒在显微镜下进行全方位拍摄,记录下其形状与质感后,再由CG团队建模,让我们可以从任意角度来观察这颗谷物,并让其配合展现一些变化过程。观众通过这些看到炸裂开变成面粉的麦粒,看到躺在豆荚里尚未完全成熟的青绿豆子,看到晶莹洁白的稻米。

《风味4》的定档预告中便大量使用了这些“谷物肖像”镜头,这则预告也是让刺猬公社印象最深的一版。短片的背景音乐是在《太空漫游》使用过的交响曲《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乐章,那段关于猩猩、骨头和黑色石碑的影像被无数影迷奉为经典;扔向天空的不是骨头,伫立在屏幕中央的也不是黑石碑,而是稻米和麦粒。

这版预告是陈磊自己剪的,当时平台方面制片人提出,希望有一个特别一点的、以植物内容为主的预告片。此时,他们已经渐渐集齐了显微镜下的微观镜头、谷物肖像等内容素材,陈磊看着这些素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旋律自然而然就浮现在了脑海里。这种科幻感与历史感的结合,就像谷物走过的一万年旅途。

后来,陈磊他们看到*海为《风味4》设计的海报时,也能感到其中的星球感、太空感,主海报用一颗米粒雕刻出了山川河流,这一切都实现了高度的契合。

除了展现谷物的细节魅力,《风味4》也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把植物的生长过程表现得更明晰。一开始,他们便希望能让《谷物星球》更硬核、有历史,也更要有植物方面的自然科学内容,在这些基础之上再去讲述那些贴近人们生活的故事。

有时,他们的拍摄日常会更像一部自然类纪录片,需要根据气候环境等安排摄制计划,以植物的生长周期为拍摄周期,一不小心错过或效果不满意就要等到来年。而到了来年,也没有人能完全把握气候环境的变化,种种情况都难以预估。

“这一季,可能有更多的自然类纪录片拍摄中会遇到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拍摄周期相对较长,而且很多选题的不确定性很高。”邓洁感叹道。

他们原计划在稻这一集中去拍摄柬埔寨的深水稻,这种水稻一般生长在一到六米深的水中,也是少数能在南亚、东南亚地区雨季的高水位中存活的品种。当地人会住在类似吊脚楼的房子里,到雨季洪水泛滥时划船出行,以游泳的状态去护理两米洪水里坚挺的深水稻。他们一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